

loft公寓装修干货分享
LOFT最早出现于20世纪四十年代,词义解释出来是仓库、阁楼的意思,最早出现在美国纽约。由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利用废弃的工厂和仓库进行改造,在浩大的厂房里构造各种新兴的生活方式,创作行为艺术等活动,很快就风靡全球。
LOFT的定义要素主要包括:高大而宽敞的空间,上下双层的复式结构;流动性,户型内无障碍;透明性,减少私密程度;开放性,户型全方位组合等。
Loft装修干货
干货一:层高至少3.6米
普通住宅的室内净高约为2.4米至2.8米之间,这样的高度相对舒适及节能;但若属于Loft户型的空间,基本高度通常会高于3米(以上)。
不过请注意,不是空间高度大于3米就可以规划两层空间,很容易造成上下两层(或某一层)显得压迫;因此至少要有3.6米以上(包含楼板厚度10厘米),才能维持基本的舒适度。若层高有4米以上,上下两层就都能提供站立的空间。
干货二:二层空间不做满
人处在2.4米以上的层高空间里,会感觉比较舒适性,因此在规划Loft的第二层空间时,建议只规划二分之一面积(最多三分之二),借此让第一层的部分场域(通常是客厅)能维持原本的层高,才不会因为获得了额外的使用面积,却导致整体家居氛围变得压迫。
干货三:楼梯靠墙边装修
连接一、二层的楼梯该放在什么位置呢?常规来说,楼梯靠墙装修,会比装在中央区更适合;因为除了有助于空间感更为宽敞,也利于一层空间进行规划。换言之,除非空间的宽度非常充足,才适合将楼梯安装在中央处;否则,都建议将楼梯往墙边紧靠规划,避免空间出现障碍物,妨碍动线顺畅。
干货四:采取开放式布局
Loft建筑的原意,是指由旧工厂、旧仓库改造而成的空间,其特点除了层高比普通住宅高,布局上通常也是属于少有隔断的"开放式"空间,借此获得宽敞、舒适的空间氛围。
尤其是Loft的一层场域,通常被规划为日常活动的起居区,因此若能采用开放式布局、去除不必要的隔断墙,将有助于舒缓因为多了上层空间而导致的压迫感,也利于创造整体的舒适性。
干货五:建议采用轻透材质
想象一下,如果上下两层都使用不透光的隔断墙,那么原本称不上宽敞的空间,更会显得狭隘拥挤;所以在规划Loft空间时,专家都建议二层隔断(围篱)或楼梯扶手,可以采用强化玻璃,让光线得以深入室内,也有间接扩容的效果。
另外,结构上可运用延展性佳又坚固的钢铁材料,并做到轻薄的厚度,创造具备高度承重力,却又能降低厚度的效果,进而勾勒出吸引目光的氛围。
借着层高优势而打造的Loft空间,不仅能够多争取一层的使用面积,也能创造公、私分明的场域,以及增添收纳等诸多功能,对于完善家居生活或办公场所有很大的帮助。